作為一個開拓者,你很清楚,市場大,意味著銷售量大,只要稍微一開發就成。因此誰都想被派到大市場去——到有魚的地方去釣魚嘛!
但是,事情的結果卻常常是:市場開發期結束后,銷量極速下滑,開發前期的盛況如曇花一現。
李勝利是新疆一家著名的乳品企業的銷售人員,2007年受命前往新疆A地區開發市場。A是地級市場,下轄八縣一市,區域較大,前景非常看好。李勝利一到,就在短時間內開了9家客戶,并開始了打款和發貨。
但是,運作不到一個月,李勝利發現情況不對頭。由于一次性開發了9家客戶,大家同時進貨,自己還未忙完這頭,那頭又開始催,每天都在客戶之間奔波,一個市場都沒開發好,問題越來越多。
由于產品的認知度有限,終端出現大量的積壓,手頭上有限的促銷費用因為撒胡椒面一般被分攤到9個經銷商,沒有在市場上起到任何作用。部分經銷商因為服務不到位而頗有微詞,另一部分則干脆撂挑子不再進貨,市場急劇下滑。
【剖解】
新市場缺少市場基礎鋪墊,產品的消費者認識不夠,怎么形成重復購買?
市場過大,你的注意力和精力難以達到,工作怎能不停留在表面?
你的物力和財力的分散投入,費用支出產生不了轟動效應和宣傳效果,貪多嚼不爛,進一步開發怎能沒有隱患?
【糾正】
在大市場中選擇一細分區域為主要開發對象,并以此為核心市場,集中使用人、才、物,逐步深入,深耕細作,建立起穩定的市場基礎,再選擇新的區域,步步為營,利用核心市場的示范效應,帶動新的市場。
雷區二:產品品種貪多
你在一個市場的開發初期,是不是認為產品的品種越多、品項越全,意味著銷量越多,市場開發的效果就越好?
杭州某家飲料公司在當地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旗下的6大系列20個品項的產品,在杭州當地口碑上佳,市場占有率絕對領先。
2007年在完成對自己根據地市場的強有力的分割和占領后,該公司大手筆殺向常熟市場,開拓伊始就將旗下6大系列20個品項的產品全部亮相,強有力促銷支持,大面積人員終端推廣,很快在常熟市場的終端銷售網點實現了高達90%的鋪貨率,其全品項到達率也在80%左右。
但是,鋪貨高峰過后的一個月內,銷售幾乎出現停滯,銷售完的終端也因為產品太多難賣和售后服務不好,不愿再進貨,其余的終端因為大量庫存,不愿補貨,整個市場在高歌猛進后陷入消沉。
【剖解】
在新市場,消費者對產品有一個逐步認識、接受的過程,而過多的品種往往會干擾他們的認識速度和購買意愿,置他們于難以選擇的困境。
而品項太多,業務人員的注意力難以集中,促銷資源分散,最后哪壺水都燒不開。
【糾正】
選擇最具競爭力的品種,或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品種作為主打,所有開發工作、所有人力、物力和促銷都圍繞這個產品,強勢推廣,在消費者心目中快速建立知名度,加深印象,從而產生購買欲望。待消費者對主線產品接受并產生一定量的重復消費,再考慮增加品種和口味,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雷區三:渠道覆蓋面貪廣、求快
你是不是恨不得短時間內把公司的貨鋪滿各個渠道和終端?直覺上,這樣就會快速產生銷量嘛!
H企業生產的果汁口感好,價位適中,在部分市場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銷售量。進入M市時,負責人認為一定會成功,因此要求實現100%的終端全渠道鋪貨率、100%的3件以上的上貨率,終端促銷上強行執行3件送0.5件、6件送2件不可分割和變相調整的客戶激勵方案,并要求在一周之內完成。
結果,業務人員和經銷商雖然按照要求完成了鋪貨工作,但是,很多小終端出現回轉慢和沒有動銷的情況,部分大終端因為沒有足夠的刺激,寧愿多推競品也不愿意介紹該產品,坐等消費者指名購買——產品滯銷了。
【剖解】
為何渠道覆蓋面廣了,渠道動銷反而慢了?
任何產品進入新市場,渠道和終端都是消費者認識和接受產品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往往只有在有較高利益吸引之下才會積極為廠家服務。如果快速占領各個渠道,無疑會降低每個渠道的利潤,如此一來渠道積極性下降,貨物動銷停滯也就在所難免了。
【糾正】
選定產品最適合的、有輻射影響力的渠道,循序漸進,先在單一渠道上突破,形成好的結果,再去影響和延伸至新的渠道,逐步擴展。這樣不但節省渠道費用,還會在渠道逐步擴展的情況下精細管理。
雷區四:促銷政策力度求大
既然渠道要有動力才干活,那你是否認為,渠道促銷力度越大,就越會促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終端獲利空間大了嘛!
楊明負責K市的開發工作,其產品價格處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競爭力。楊明深知經銷商的能量,認為必須給經銷商一定的促銷才能快速上量,力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競品對重點客戶買十五送一,那我就買四送一。
在第一個月,楊明也不辜負公司的期望,順利實現了150%的銷售量。但之后,楊明的銷量不但再沒有保持增長,反而連續3個月出現下滑,速度高達50%,楊明因此下課。
都在月末從公司大量進貨,并將貨物壓到二批商庫房,楊明也因此實現了150%的銷量。
但是之后,第一批貨在終端尚未出現良好的回轉,部分二批商看到勢頭不對,害怕貨物砸在手里,將促銷活動貨物折算,低于進價拋售貨物,產品的終端價格亂成一片。而部分經銷商由于促銷活動的停止和價格的跌落,后期進來的貨物比前期的發貨價還高,因此也就不再進貨了,最終市場經過短暫的輝煌后靜寂無聲。
【剖解】
過大的促銷力度造成經銷商、二批或終端過度囤貨,而一旦產品動銷變慢或對手惡性競爭,渠道就會低價甩賣,產品價位被賣穿,最后的結果是促銷一停,產品就死。
【糾正】
什么是恰到好處的促銷政策?
你要看市場的消費水平和競品的產品價位體系,結合自己產品的價位、影響力、外觀或獨特賣點,綜合考慮,同時還要在供貨量上進行總體控制。“恰到好處”的檢驗標準是市場后期價位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