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摩托車行業格局
從世界的摩托車行業基于其地域和發展特點來看,板塊特征非常明顯,可劃分為歐洲板塊、美洲板塊和亞洲板塊。
歐洲板塊
寶馬、杜卡迪、貝納利、比亞喬、標致、阿普利亞、古茲……
歐洲是摩托車的發源地,在這里出現過許多摩托車世界知名品牌,至今依然是奕奕生輝。
美洲板塊
美洲是摩托車自由個性的發展地,在這里出現過許多摩托車個性品牌,以哈雷戴維森為代表的個性風格依然受美洲用戶的狂熱追求,乃至影響整個世界。
亞洲板塊
本田、雅馬哈、鈴木、川崎、……
亞洲是摩托車大量生產發展地,亞洲以其人口眾多和對交通工具的需求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在這里出現的摩托車品牌和生產廠數倍于歐洲和美洲。
日本是高水平摩托車產業的集中地,其擁有的本田、鈴木、雅馬哈、川崎四大品牌一直在世界摩托車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在中國,2002年有240多家在冊生產企業,年產量1450多萬;2008年,113家產量2560多萬;預計到了2015年將會剩下30家左右。日本曾經也有超過100家的摩托車企業,但在50多年的發展中,只剩了5家摩托車公司。
世界摩托車行業發展規律
中國、印度、泰國、印尼、巴基斯坦、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國家保有量上升;日本、美國、法國則呈下降趨勢;中國臺灣地區、意大利、德國、 西班牙保持一定的擁有量。
摩托車消費市場的啟動和快速發展,總是出現于經濟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的國家和地區。
摩托車生產隨消費市場的興起而興起,同時摩托車工業的興起又刺激摩托車的消費。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汽車普及到一定階段,摩托車的保有量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經濟發達國家的摩托車保有量穩定在一個較高水平的情況。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摩托車主要作為交通工具和生產工具時,產品主要集中在125cc~250cc中排量間;而當摩托車主要作為休閑和運動工具時,產品主要為大排。
國內摩托車行業的發展
70年代末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許多軍工產業面臨困難,陸續轉民生產摩托車,當時定點生產摩托車的十九家中就有十三家是軍轉民企業。嘉陵、建設等企業就是當時軍轉民的企業。摩托車進入民用時代。技術,質量水平很低。
80年代期間,中國摩托車企業大量引進國外技術。1981年,嘉陵與本田的開始合作揭開了這次引進的序幕。之后,國內公司紛紛從日本的本田、鈴木、雅馬哈、川崎四大家及歐洲一些廠家引進技術。技術的引進使中國摩托車得到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中國加工制造業的發展。
90年代初開始,隨著大批民營企業的進入,摩托車企業的數量由當初的十九家發展到二百多家,摩托車行業出現了高速發展的景況(如大長江,隆鑫,宗申等)。全國年總產銷量也由原來的萬輛級發展到千萬輛級。
如今的中國摩托車行業已是充滿競爭和挑戰。同時也為中國摩托車向高技術、高質量、行業規范化發展提供的條件。
國內板塊特性
重慶板塊
隆鑫、力帆、宗申、建設、嘉陵、鑫源……
工業基礎好,配套體系完善
產量居領先地位,前十名中有五家在重慶
以生產低價車為主,質量水平不高
江浙板塊
錢江、新大洲、春風、金城……
民間配套體系完善
消費能力強
踏板車比重較大
廣州板塊
廣州大陽、大運、大長江集團、五羊本田……
廣東摩托車年產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銷售的車型以中高檔車為主
廣東板塊的特點是以質量著稱
大長江在國內中高檔車市場份額最大
重慶板塊和江浙板塊的主要品牌正向廣東轉移
廣東的摩托車產業主要集中在江門和廣州兩個基地
魯豫板塊
北企集團、輕騎……
一流彎梁看魯豫
完整的價格體系
需求量大
國內摩托車概況
2012—2016年,我國摩托車行業國內市場需求動力明顯不足,但出口發展總體穩定,全行業經濟效益狀況不容樂觀,外部市場增長明顯好于內部市場。在城市市場的排擠之下,我國摩托車產品內銷增長乏力,摩托車企業唯有將目光投向了農村市場和海外市場。
中國大陸總人口破14億,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48.73%。如能激發近7億人口基數的農村摩托車市場,摩托車內銷也將得到大幅刺激。
從海外市場來看,中國摩托車產品出口國家主要以:尼日利亞、阿根廷、緬甸、多哥、伊朗、墨西哥、秘魯、埃及、巴西、巴拉圭等欠發達國家為主。按地域來看,中國摩托車整車制造行業有四大板塊,分別是廣東板塊、重慶板塊、江浙板塊和魯豫板塊。
從以往經驗來看我國摩托車企業出口競爭十分激烈,各廠商之間的惡性競爭給整個產業造成不利影響。以越南市場為例,我國摩托車產品曾一度擊敗日本搶占越南主要市場。然而由于國內廠商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不惜大幅降價以攻擊競爭對手,而降價的背后是以次充好、成本壓縮。隨著問題的涌現,國內產品被打上“次品”標簽,最后不得不退出越南市場。
國內摩托車產業的現狀與方向
總量繼續擴大
摩托車適合中國國情,是方便廉價的代步工具
人均保有量遠低于世界中等發達國家(臺灣地區,日本,泰國等對比)
不斷擴大的農村市場
不斷增長的出口量
生產集中度
目前前15名摩托車廠市場份額占全國69.9%,并有進一步擴大趨勢
剩下的近百家小廠生存空間狹窄,處境艱難
產品需求多元化
中國乃至亞洲在一定時期內都以作為代步工具為主
適應不同層面的需求
娛樂及競賽的用途逐漸興起
產品發展的主要方向
節能(替代能源)
環保
高性能
低成本
自主知識產權
加快產品更新速度
2016年國內市場預測
2016年中國摩托車行業,尤其最近一個月,“禁摩”的話題被提及,可以說目前行業挑戰大于機遇,逆風大于順風。2016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愈加復雜,發達經濟體活力不足、市場信心下降,世界經濟可能將在較長時期內持續低迷。雖然我國經濟穩中求進,新一屆政府會出臺一些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政策,經濟增速可以保持在合理較快增長區間,物價漲幅也會得到控制,但宏觀調控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因此也要做好應對復雜經濟局面的準備。
從宏觀上看,對摩托車行業有利的因素有,小排量消費稅的取消;經濟增長推動摩托車這一快捷交通工具的需求;國家對三農和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大;穩定資本市場的積極政策會使股市有一定的上漲。不利的因素有:摩托車下鄉政策到期終止,國四排放標準的準備實施,帶來的成本增加難以消化,國家監管加強但仍很難規范市場,市場混亂局面還會持續,微型車、電動車、假國三車、燃油助力車等還會蠶食國內摩托車市場。在目前狀況下,具有品牌優勢的合資摩托車和具有價格優勢的雜牌摩托車這兩頭成了市場的主要受益者。人力成本增加,不論整車還是零部件企業均出現一定的用工短缺,這會影響產品質量。城市“禁限摩”關閉了城市居民擁有一輛摩托車的夢想,還有能源供應緊張及物流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需要消化。人民幣升值、歐債、美債危機加劇及制造成本上升對摩托車出口的不利影響會逐步加劇,印度、印尼等新興經濟體的制造成本低,貨幣貶值,對我國摩托車出口構成壓力。中國摩托車出口的優勢在不斷縮小,2016年我國摩托車出口仍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我國摩托車行業20多年的“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產銷國”,今年很有可能被印度超越,持續的高增長已經使一些市場趨于飽和,多數省市如山東、江蘇、廣東、河北等相對發達地區,摩托車市場已經進入了衰退期,而一些老少邊落后地區摩托車市場還會有一定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使以前購買摩托車的群體轉向購買小汽車、助力車、電動車等產品,是國內摩托車市場難以看好的主要原因。在“禁限摩”、降低摩托車消費稅等政策未取得進展的情況下,綜合分析,國內摩托車市場仍會維持一定的負增長,出口市場仍會有小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