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托車行業(yè)中,從兩輪邁向四輪的,李書福應該是第一人,說實話,李書福在摩托車行業(yè)如果排名還真排不到第一列,但是他見機較早,靠著一股浙江人闖勁硬是混進了這個原先只帶國字輩、外字輩玩的圈子。之后應該是尹明善,力帆汽車做得好,但是足月晚產,硬是生不下來,體制上的障礙讓這位同樣勇于創(chuàng)新的老人家頭皮發(fā)麻。
重慶的文化是這一樣,只要有一個人做了,哪怕稍微大馬力甚至不算成功,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沒有反而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重慶板塊的集群癥候十分明顯,你可以譏笑他們低端拷貝,重復建設,但是重慶人一旦行動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鏈條,何況這些年來,有意在更高層次打造這個鏈條的著名的中國市長黃奇帆。
龔大興在重慶摩幫是晚生代,他本人年齡也小,70后,當時創(chuàng)新的時候才30多歲,他從一家摩企的業(yè)務員辭職出來,先是拼裝三輪摩托車,后來在爭取到鑫源這個品牌。我和龔大興是從鑫源在毛線溝時代的認識,龔大興在那里租借發(fā)個簡易的廠房,他的工廠的對面也是一家摩托車廠,我記得他對我說,我讓我門口的保安每天都做一件額外的工作,就是數(shù)對面每天出多少個車貨。這種盯著對手拼的精神和斗志成就早期的鑫源。
在重慶含谷建起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園區(qū),摩托車市場開始出現(xiàn)疲態(tài),龔大興開始尋求差異化的發(fā)展路線,他選擇了越野車這個方向,實事求是地講,他的這個選擇,不是基于自己有什么優(yōu)勢和基礎,而是沒有什么更好的選擇。鑫源越野摩托車沒有一點基礎,中國眾鑫的摩托車企業(yè),也難說誰有基礎,大家的差別只是粗話的規(guī)模,技術上都那么回事。
龔大興在越野上投入了很多,也研發(fā)出了一些車型,基本上構成了自己的產品體系,但市場不會給這種差異化一碗飯吃,鑫源的主糧還是靠大量出口普通款型的摩托車。
龔大興做汽車應該還是受到我的攛掇,那應該是在2006年,一次重慶西亞酒店喝茶,我當時為重慶另一家企業(yè)的微車品牌做過全程策劃,在閑聊中我說,微車就是汽車中的五羊款,現(xiàn)在的微車市場微就是十年前(90年代)的摩托車市場。
過了大概一個來月,我突然接到龔大業(yè)的電話,約我到云南曲靖,去了我才知道,龔大興已經和一汽紅塔汽車談好了合作事項,而在此期間,他已經收購了一款微車的全部技術資料和即將掃尾完的全部模具。他用一款基本可以生產的產品尋找伙伴,當時一汽紅塔的姜總非常欣賞龔大興的效率和拼勁,他們甚至決定把自己的兩款乘勝車也“貢獻”出來,由龔大興一起操盤運作。
可惜的是,一汽集團是個大、大、大的集團,他們的所謂“規(guī)劃”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一汽在戰(zhàn)略規(guī)劃上把向車放在吉林基地,雖然在西南再建一個基本對一汽也不無裨益,但是內部討論來研究去,一拖二拖,最后,龔大興只好把在曲靖已經在安裝的模具、夾具拆下來。天無絕人之路,龔大興通過重慶經委(他們也關鍵著為鑫源找有資質的合作伙伴)的朋友了解到,華晨集團在綿陽的一個基地,不妨去談談。說也也巧,當時我正在重慶,就和龔大興一起開著到了綿陽,當時是汶川地震剛過不久,綿陽老廠的辦公樓墻上還裂著縫,有緣就是一句話,一位姓馬的老總接待了我們,當時就說可以商量,可以討論,沒多久,在華晨董事長祁玉民的親自支持和關照下,龔大興拿在手里將近三年的產品終于可以生產銷售了。
華晨鑫源在重慶落腳,龔大興多年的汽車夢算是翻開了新的一頁。
接下來,是斯威SWM上場的時候了,先寫到這里。晚上或明早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