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減震器有多重要?基本上一臺摩托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與“引擎、車架、輪胎”平起平坐。在“摩托前減震”上面,我們經常會說到“倒置式”與“正置式”,多數的摩友都認為:倒置式的配置更加高級,大多數廠家也這么宣傳,下面淺談一下“倒置式”與“正置式”的優勢與劣勢。
(上三星)
(下三星)
(前減震外管)
(正置式減震外管上的卡鉗鎖點)
(前減震內管)
(油封)
相同條件下倒置式的鋼性較強
多數性能類機車采用倒置式的配置
要理解“倒置式”的優勢,就要先了解其機構原理:不論正置或倒置,皆屬于“潛望鏡式的減震系統”。在潛望鏡式減震中,都會有以下幾個重要組成部分:上三星、下三星、前減震內管、前減震外管、減震彈簧、阻尼器、油封等。
潛望式前減震(正置式,上細下粗)
前減震中的上三星(傳說最早按外形叫“三芯”,慢慢被稱為“三星”,很多地區也叫三角臺),兩端夾持前減震,并用珠碗(軸承)與車架連接。在高把手的街車車款中,上三星常還會作為手把的鎖點,用于固定支撐。
(上三星)
下三星的作用與上三星相似,共同夾持前減震,并與車架相接。在設計上,下三星會與轉向軸心垂直做結合,而軸心上方與上三角臺鎖定,將前減震固定于車架上。
(下三星)
外管與內管可進行相對運動,搭配油封使阻尼油不至于外流。除此之外,正置式前減震的外管還必須設計卡鉗座或鎖點,以及輪軸鎖孔,才能將卡鉗與輪胎安裝在車輛上。
(前減震外管)
(正置式減震外管上的卡鉗鎖點)
前減震內管通常會經過電鍍等表面處理,目的是增加表面硬度,達到防銹的功能,還可以降低摩擦阻力。在外觀上,會呈現閃亮亮的光澤,甚至有些前減震內管還會用上金色電鍍,看上去相當吸睛。
(前減震內管)
油封是基本的機械元件,用于內外管的接合處,防止阻尼油外漏。在油封上,另外還會安裝土封,以免灰塵或是泥土進入油封內,刮傷油封表面。競技類車型用減震為求作動更為順暢,以及輕量化表現,部分無土封設計。
(油封)
前減震系統對于摩托車而言,除了避震功能之外,同時還需肩負轉向功能。摩托車上前減震除了能上下作動達到減震的效果,還能通過車手把轉動進而使車輛能夠轉向。
正置式與倒置式的特點
正置式:結構相對簡單、保養拆解較容易、造價相對低,并且阻尼油無地心引力問題導致泄露性更低,但同樣剛性的需求下重量更高。
倒置式:剛性較強、簧下重量較輕利于車輛操控,但造價相對更高,并且阻尼油由于地心引力問題,對于油封要求更高,泄露的幾率更高,相同剛性需求時重量低于正置式。
倒置式前減震
在90年代,量產車上開始大量出現另一種型式的前減震,廠家宣稱更高的整體剛性、更靈敏的減震反應。新型的減震是把內管、外管倒過來放置,也稱為倒置式減震(upside down fork)。90年代末期之后,倒置式前減震逐漸成為性能車款的主要配備。如今,不論是仿賽車、超級跑車或是性能街車,大多都采用了倒置式前減震。
強調性能的車款都會配備倒置式前減震
在正置式前減震上,內管的直徑是設計的重點。如SUZUKI GSX1400車型,為了應付超高的車重,以及高速巡航所需的剛性,曾出現直徑46mm的巨型內管(外管必須更粗)。在正置式前減震的設計上,要增加剛性,便必須增加內管的直徑,會導致減震系統的整體重量增加。當從正置式前減震進化至倒置式前減震時,若所需要的剛性相同,內管的直徑就可以縮減,這就是倒置式前減震的相對優勢。
剛性增加
剛性增加一直是倒置式的賣點之一,在相同的內管直徑設計之下,倒置式可以比傳統的正置式增加剛性。所以在同樣的剛性需求之下,倒置式的內管直徑可以較小,整體的前減震重量也可以更輕。而輪胎受到地面傳來的各方向力量,都會敏銳的傳遞至減震上,較粗的外管放置于靠近三角臺,使其有更好的剛性表現。
相同條件下倒置式的鋼性較強
降低簧下質量
簧下質量說的是減震系統中彈簧以下的質量。在倒置式前減震中,內管被設計到整體前減震的下方,除了內管本身直徑可以較小,相對于較為粗大的外管,質量也較輕。降低簧下質量在實際測試中,車輛使用倒置式前減震能有更靈敏的反應效果,這也就是多數強調性能機車多半使用倒置式前減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