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青春派)
李振華騎著摩托車行駛在已經加寬硬化的道路上。
騎著摩托車往返桂林和駐地、進村入戶走訪民情、到縣里鄉里為民辦實事,被村民稱為“摩托車書記”
當初的小泥路只通摩托車,如今村民們買的小汽車都能開進村了
“早晨還沒起來就聽到摩托車的剎車聲,我就知道李書記又來了。”廣西陽朔縣普益鄉大山村村民黎興梅說。黎興梅口中的李書記叫李振華,是個80后,2015年10月,他從桂林市林業和園林局派駐陽朔縣普益鄉大山村委任第一書記。進駐大山村委以來的1000多個日夜,他騎著摩托車往返桂林和駐地、進村入戶走訪民情、到縣里鄉里為民辦實事,被村民稱為“摩托車書記”。
1000多個日夜,李振華的摩托車壞了一次又一次,修了一次又一次,如今行程超過3萬公里,也跑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爭取資金1000余萬元,修建通村道路11條總計15千米,修建飲水工程5處;發展脫貧產業2項,其中砂糖橘800畝、大山蟲仔雞1.44萬羽。大山村農民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7000元增長到2017年的8500元,已于2016年底整村脫貧摘帽。
修出一條致富路
普益鄉大山村名副其實,共有11個自然村位于大山深處。對于自小在城市里長大的李振華來說是個“偏遠地區”。
“行路難”是李振華對大山村的第一印象。2015年10月,他上任時便是騎摩托車進山的——因為從桂林到大山村要轉四五次車,很麻煩,李振華干脆騎著摩托車從桂林一路到大山村,騎了近3小時,一進村里就差點摔一跤。一路摩托車騎下來,他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下了縣道后村道僅3.5米寬,坑洼不平,小汽車無法會車,有的地方只能走摩托車。“尤其是村委會前的這段很陡的之字形路,一到下雨天摩托車很容易摔跤。”李振華說。
大山村支書彭地祿現在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李振華的情景:“他騎著摩托車停在村委門口,我還以為是哪個村民來辦事呢。”
修路的種子在第一次進村時便種在了李振華的心里。后來調研中,他也發現,路是制約大山村發展的關鍵因素——農貨運不出去,客商上門收購價格上不去。“村委一合計,修條好走的水泥路就成了我的第一個任務,先把硬件搞起來!”李振華說。
“知易行難,村委之前難道不知道要修路嗎?只是受限于資金和土地。如今雖有了扶貧專項資金,占地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一樣是空中樓閣。”李振華說,大山村是山區,人均耕地本來就少,村民僅靠幾畝薄地生產生活,修路要占地,很多村民確實難以接受。
“那時候一聽到摩托車的聲音,我就知道是‘摩托車書記’來給我做工作了。”村民黃維清說,當時新路要占去他家后山的不少地,他堅決不同意,李振華就隔三差五來找他“談心”。
“那兩個月我基本上隔幾天就去一趟,兩個月去他家不下10次,不讓我坐我就站著說,不給水喝我自己帶,總算把這位老哥給說服了。”李振華感慨。
就是用這種啃硬骨頭的勁頭,路修成了。如今,大山村委已修(擴)建硬化道路11條,全長15.8千米,總投資達630多萬元。“路好了膽子更大了,今年我打算還種3畝沃柑,到時賣個好價錢。”村民梁少財說,2015年自家種的砂糖橘收了5萬斤,當年市場行情非常好,但由于水泥路沒有修好,老板進來收就壓價,1斤只給了5.5元。2016年,路修好了之后,當年產的6萬斤砂糖橘,在市場行情不如2015年的情況下,還賣出了5.7元一斤。
靠著一輛摩托車,剛來就辦了件大事,李振華從此就有了“摩托車書記”的名號。
特色養殖業興旺起來
解決修路問題,對李振華來說,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李振華心里很清楚,未來要走的路還遠著呢。李振華首先想到的,是要為村子找到一條長遠發展的路。可是發展什么呢?村里以前種些柿子、板栗等都是自給自足,沒有什么成規模的產業。
在不斷的琢磨中,“大山蟲仔雞好過鳥”這句在陽朔廣為流傳的俗語讓李振華動了心思。原來,大山村山地多,農戶家養的雞都是在山林中散養吃蟲長大,因而得了個蟲仔雞的名號,味道鮮美,但由于農戶大都是散養幾只,規模不大,市場上供不應求。
“能不能把蟲仔雞養殖產業化?”說干就干,李振華聯系了桂林市林業和園林局,首先為貧困戶免費提供1400羽雞苗試養。
村民練起龍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6年,在李振華的鼓勵下,貧困戶練起龍領養了200羽雞苗,準備大干一場。雞苗雖然是練起龍在養,李振華也沒少操心,他給練起龍送了小雞食料,還專門給村民做了一些培訓。但由于第一次養,練起龍領養的200羽雞苗存活了150多只。“但就是這150多只,也讓我賺了一萬元。”練起龍說。
2017年,練起龍領養了325羽雞苗,收入2.34萬元;2018年,他將領養的雞苗擴大至500羽,當年收入3.5萬元……收入的一步步增長,讓練起龍家笑逐顏開,如今他的家里換上了新電視,還連接了網絡,日子越過越紅火。
練起龍的成功,讓村民看到了希望。在榜樣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養殖蟲仔雞的行列……在縣科協指導下,當地還成立了“大山蟲仔雞協會”,助力打響“大山蟲仔雞”品牌。“目前蟲仔雞的產量僅僅是桂林市園林系統內部就已經供不應求,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注冊蟲仔雞商標,大力推動大山蟲仔雞產業發展壯大。”李振華說。
不能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李振華又瞄準了砂糖橘種植,開始發動村民參與。有了蟲仔雞成功的先例,村民紛紛投身其中,種植總面積從2015年700畝發展到現在的1500畝。
不舍大山情
李振華剛下鄉時,妻子已經懷孕,孩子出生前一天,他還在村里忙活,照顧孩子的重擔自然都落在了妻子身上。
每個周末李振華都會騎摩托車回家看望妻兒,周一到周五就顧不上了。“有時候也挺心疼他,擔心他在村里沒人照顧,更擔心他騎摩托車路上不安全。”妻子李雙梅說。
妻子的擔心并非多余。2017年2月的一天,李振華在騎摩托車趕往陽朔開會途中遇突發情況跌倒,導致頭部受傷,摩托車也多處受損。雖然腦袋上縫了4針,但沒過幾天,他又騎著摩托車回到了村里。
2018年3月,第一書記任期滿了,在和領導討論后,李振華選擇了留下,選派到陽朔的11位第一書記,他是唯一一個留任的。“他有能力,也熱愛基層,我們希望他留下。”陽朔縣普益鄉鄉長倪發軍說。
李振華又跨上了那輛一直陪伴他的摩托車。“當初多虧了這輛摩托車,很多農戶家里都是小泥路,只有摩托車能到。如今不一樣了,村民們買的小汽車都能進村來了。”李振華說。
談到村子未來的發展,李振華早已在心里做好打算:首先要爭取把村子里剩下的兩條泥巴路修好,然后要爭取建好村級活動場所,讓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同時,把村里的電商也發展起來,讓村子里的農產品賣得更遠,讓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