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摩托車產業體量巨大,若是任之淘汰必然會造成資源浪費且可能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
那我國摩托車制造業該何去何從?
在解析制造業發展、國際形勢及當前國家政策等基礎上,可以得出一個答案——海外市場轉移。
產能過剩是我國摩托車制造業的實情,且隨著生產要素提高、環境政策趨緊以及資金鏈等問題摩托車企業要在國內要進一步發展已是舉步維艱。
中國的整個經濟正處于升級轉型階段,摩托車產業一方面要處理當前國內過剩的產能問題,另一方面又要推進產業的現代化建設,面對此等艱巨任務,必然得以海外產業轉移之路完成行業復興。
摩托車產業海外市場轉移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首先、從歷史進程來看,制造業最早在西方發達國家中興起,其后便發生了西方國家向日本等國的第一次產業轉移,這讓日本等國家快速崛起;而中國制造業從新興到如今在國內已經發生過一次轉移,從而才帶來了內陸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但國內市場已無法容納我國當前過剩的摩托車產能,唯一的辦法,便是向海外市場轉移,開辟另一個“海外中國摩托車制造業市場”。
其次、從國外市場訴求方面來看,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區域是國際市場中摩托車進口的主要區域,具有人口基數大、地域廣泛、交通系統基礎設施薄弱、人均GDP水平偏低以及資源匱乏等特點,正處于一個國家基礎建設的初期,各項產業產能匱乏是其主要狀況,與我國存在的產能過剩截然相反。
由于當地經濟發展的限制,這些國家土地使用成本較低,人工成本也十分低廉,這對于外來產業而言是良好的產業發展溫床,降低生產成本。而受當地交通所及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影響,摩托車更貼近當地人生活的實際需要,亞非拉等國家也希望通過摩托車這一交通工具緩解國家嚴峻的交通形勢。
至今在這些區域摩托車制造業仍然有三分之二的市場空缺,完全有能力承受我國摩托車產業資源轉移,交互共進,讓其成為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另一大國際市場。
再者、從國內產業現階段來看,產業轉移能夠給與我國制造業升級改革緩沖時間。當前我國摩托車產業產能過剩是事實,國家超額外匯儲備是事實,優化配置資源從現象誘發質變飛躍是思考的重點。
通過將我國過剩的摩托車產業向國際市場轉移,充分揮發當前該產業的產能優勢,能夠有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而且可以緩解當前我國摩托車行業嚴峻形勢,有利于整合產業資源,進行產業升級,從管理上、技術上、運營上等綜合性提升并建立其競爭力。
此外,從我們當前政策來看, “一帶一路”及對外開放持續推進不斷深入,這也為我國摩托車制造業產業轉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所以縱然當前我國摩托車制造業陷入困境,被指為夕陽產業,但是走海外市場產能轉移這一條路仍然可以給與這一產業至少20年的發展空間,足夠完成產業的現代化新型企業轉型。
同時也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打開了思路,以點帶面,協同發展。從國家戰略來看,這能夠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及國際地位的鞏固提供良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