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期,導演、作家、賽車手……斜杠青年韓寒的新作《四海》上映,他將鏡頭對準了摩托車,講述了一個擅長摩托車特技的少年,重逢多年未見的父親,面對喜愛的女孩與其哥哥的不敗車隊,在親情與愛情、安定和漂泊間,糾結與抉擇的故事。
“影視劇攝制組主動找我們要車拍攝,這還是第一次,”錢江摩托(000917.SZ)銷售公司總經理胡桂軍告訴《財經》記者,此前在影視劇里看到自己公司的摩托,都是上映后才后知后覺。
摩托是小眾文化?快被淘汰啦?不夠高端嗎?并非如此,是它被有意忽視了。
現實中,摩托車保有量很大。據公安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95億輛,除卻汽車3.02億輛,摩托車有大幾千萬輛;同樣反常識的是,摩托車近年連續的快速增長,2021年摩托車新注冊登記1005萬輛,同比增長21.67%;銷售增速最快的,恰恰是具有娛樂性的大排量摩托車。
一位觀察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以前廣州因治安原因禁摩后,不少明星不得已把對摩托車的愛,藏了起來;如今,新生代的明星偶像,不再掩飾對“無法離地的飛行”的追求。
“希望電影能讓更多人寬容地對待摩托車,”中國摩托車商會秘書長張洪波告訴《財經》記者,摩托車正在從出行工具轉化為休閑娛樂工具,摩旅文化正在升溫;希望摩托車手能提升駕駛素質,同時,社會也多些包容和接納,讓摩托車產業健康發展。
不過,摩托車頭頂仍有陰霾,自1985年北京率先實行“禁限摩”后,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超200多個城市加入“禁限摩”陣營。
為了推動解禁限摩,摩托車手們已經行動起來,有的聯誼建網站呼吁,有的撰寫專業報告,有的開設安全駕駛訓練營……總之,這場事關幾千萬人“無法離地的飛行”終于得以進入大眾視野,不再是被忽略的小透明。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20時22分,《四?!菲狈繛?.89億元,成為春節新片檔第三個破3億元的電影。
禁限令蔓延200城,三十七載爭議不斷
在汽車競速題材里,主角總是穿梭在公路、摩天輪、霓虹燈間。當摩托成為大熒幕主角,上演速度與激情,只能螺螄殼里做道場?!端暮!冯娪芭臄z在南澳島,全島面積117.73平方米,只有北京朝陽區的四分之一大。
除卻電影設定外,禁限摩是一個重要的現實考量。“好多年,國內沒有摩托車的專題電影了。”錢江摩托品牌公關部部長黃靜稱,韓寒團隊全是發燒友,也沒談商業需求,就是想為角色找到合適身份的車。分別是馮紹峰駕駛的貝納利牌警車和阿耀駕駛的QJMOTO。
在不少人記憶里,打出生起,禁限摩就已經存在。1985年北京率先實行“禁限摩”。隨后,“禁限令”從京城向各省城、地級市蔓延。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超200多個城市加入“禁限摩”陣營,“禁限摩”已經覆蓋了全國絕大多數的中大型城市。
“禁限摩”實行37年來,一直備受爭議。交通安全、道路壓力、社會治安、尾氣排放等昔日的禁摩理由,并未因此顯著改善。相反,影響了民眾的出行,增加了出行成本。
最近十年間,經常能在兩會上聽到,關于解除禁限摩的議案、提案。但是效果不彰,摩托車禁限行似乎成了永遠解不開的“結”。
“干了一輩子,沒有成就感。”曾有摩托車界元老級人物對《財經》記者感慨,明明是老百姓需要的實體經濟,但卻被限制發展,在部分城市如同違禁品,實在讓人遺憾。
提及禁限摩,總有刻板認知的三板斧——有危險、高污染、難管理;但根據《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如上觀點難以立足:伴隨治安管理水平提升,“飛車搶”早已成為歷史;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交通事故情況可得,在交通安全性上,摩托車和汽車沒有顯著差異。
“吐槽摩托車的人,大多壓根不騎車,”張洪波表示,伴隨摩托車升級和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提升,交通安全系數顯著提高;現在摩托車采用的國IV排放標準,比歐洲標準更嚴格,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用地方立法,特別是紅頭文件禁止摩托車上路,是不合理的,存在明顯的法律瑕疵,”湘潭大學法學院院長、湖南省法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歐愛民教授告訴《財經》記者,現有法律并未明確賦權交管部門,可單獨對摩托車特別規制。為此,地方政府以因地制宜為由,濫用臨時性管制措施,妨礙公民的出行權。
部分省市動用地方立法權和紅頭文件禁止摩托車上路的舉措,違背了物權法,限制了公民使用合法產品的權利,不合理增加了公民義務。歐愛民補充道,一刀切的禁摩措施也違背了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法治原則。
摩托車生產企業十分樂意參與城市交通管理的研討。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603129.SH)總經理賴民杰告訴《財經》記者,期待城市交通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企業、車友共同探討摩托車在城市出行中的結構性影響,并研究出細化的管理辦法和規范。
是誰在玩摩托車?
《烈火戰車》飾演阿祖的劉德華駕駛本田NSR 250追逐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終結者》里施瓦辛格駕駛哈雷,手持散彈槍更是經典造型,啟蒙了不少人心里的摩托車情節。僅在演藝界,愛騎摩托車的就有長長一串:葛優、劉歡、于謙、孫紅雷、胡歌、任賢齊、尹正、王一博……
曾有一段時間里,不少明星不得已隱藏起對摩托車的愛,只在圈里玩、絕不對外說,更別提代言摩托車。彼時,在公眾形象里,摩托車手被貼上了飛車搶、鄉間飆車、不重他人感受等標簽。
如今,這一切正在起變化。“開汽車的人覺得我們是妖怪,但脫下頭盔,我們和普通人一樣。”Bilibili的頭部摩托車主播小獅子佑醬曾在廣州做過一場活動,用咖啡來換故事,在她的訪談下,騎士是不服輸的熊孩子,是不服老的熱血父親,是想早點到家吃飯的社畜,是會載著家人去兜風的三好丈夫,是不想悶頭打游戲的宅男,是老婆說不讓騎就不再騎車的妻管嚴。
穿著JK(女高中生校服)騎著大排量摩托,反差感十足的小獅子佑醬,做過咨詢,現為媒體編輯。她愿意為愛好投入精力,玩出專業,騎行已近2萬公里,日常動手改裝、維修摩托車。她借助視頻,讓摩托車給生活帶來的變化,給觀眾內心種草。
她告訴《財經》記者,在此期間,自己通過觀眾來信也收獲了力量——小城里的高中生,難以對周遭解釋自己對摩托車的喜愛;通過她的視頻,看到了理想中的摩托文化。他以后想到大城市里來看看。
摩托車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你看,我個子這么小,不也能騎車嘛,”聽到《財經》記者還在糾結是否考駕照,重慶人Fairy小影如此勸慰道。她曾在摩博會一次的C彎壓車中,被拍上網成為網紅,如今成為摩托專業媒體的攝影師。
“摩托讓我一直保持青春、熱血的狀態,覺得自己并不普通,”曾經對摩托車觀感不佳的她坦言,騎上車后一掃陰霾,她將愛好變成了職業,去影響更多的人。
重慶,是全國唯一不限摩的特大城市。每年9月,全國摩托車手都樂于來到這兒,參與圈內大趴體,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盡管摩托車展會日漸增多,但在摩托車手眼里,在這有種回家的感覺。
看著場內80歲的老奶奶上臺分享與摩托車的故事,聽著場外傳來的特技表演喝彩聲,第一次參展的媒體人泥瓦匠對《財經》記者感慨:“重慶不僅有麻辣味的煙火氣,更是摩托車手的耶路撒冷。”
重慶一直是摩托車企的大本營。去年11月底,隆鑫通用(603766.SH)在這里辦了首屆文化藝術節,在活動上明確旗下三大品牌,將分別聚焦多功能實用機車、大排量高端休閑運動車、高端電動出行車。而電動化、智能化、大排量、高端化,正是未來幾年摩托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摩托不再是代步通勤工具,逐漸成為娛樂休閑的大號玩具。有的消費者,即便沒有駕照,也愿意在家里陳設復古款摩托車,當作藝術品。
摩托車賽事將助燃摩旅文化。2022年,作為世界最高規格兩輪賽事MOTOGP的一環,Moto3迎來春風動力和錢江摩托代表隊,這是時隔14年來,國產摩托車品牌再次站上世界摩托車巔峰賽事。胡桂軍對《財經》記者透露,錢江正在籌劃自辦賽事,希望借此培育摩旅文化,在消費者心理慢慢種草。
此前,在江蘇鹽城的汽摩旅游嘉年華上,《財經》記者見到了兩名11歲的小騎手,在場地上馳騁,孩子爸爸就是摩托車手,專門從西安趕來。他倆的培訓教員李華透露,未來將專設課程,滿足越來越多摩托小愛好者的學車需求。
從修車到自己開店賣車,九江貝納利經銷商王耀龍和摩托打交道了30年,親歷了摩托車消費的變化。他對《財經》記者回顧,從以前的通路小排量車,到如今個性化、大排量摩托車,單車價格逐漸提高,騎手裝備越來越好,店里的利潤增長點也從單純賣車,轉向了賣裝備、修車、改裝車。
摩托車及衍生品更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收益。據《關于促進中國摩托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報告》顯示,將新增每年700萬輛摩托車銷量,整車零部件營收將增加3000億元。
另據業內報告稱,全面解禁后,約有10%的汽車出行將轉變為摩托車出行,粗略預算全年可節約碳排放1650萬噸。綜合考慮摩托車裝備、服飾、旅游休閑等上下游產業,在乘數效應下,摩托車將撬動更大規模的新增消費。
解禁不靠等,摩托車手當自強
伴隨性價比提升,擁有輛好玩的摩托的門檻逐漸降低。疫情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鮮摩托車。推動摩托車解禁限行的隊伍持續擴大。
有的人選擇建網站,讓各行各業的愛好者一起為之發聲。“回顧這十多年,我有看到希望也有所失望,”摩托吧網站站長、摩易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邵鴻告訴《財經》記者,大部分摩托車手的維權意識在提高,法治環境也在不斷優化;但部分摩托車手約束不強,違規行為造成了不良影響,強化了不騎車群眾對騎手的負面印象,從根源上阻礙了解禁。
有的人選擇用專業知識有理有據地論述騎摩托好處都有啥。有熟稔統計專業知識的摩托車愛好者,在杭州調研路況、走訪駕駛員和交管部門,收集數據撰寫報告,證明摩托車能顯著緩解城市擁堵。
有的人選擇教摩托車手如何安全地騎車。摩托公社騎行學院創始人創始人豆子對《財經》記者坦言,國內沒有成熟的摩托車文化,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摩托車,也有很多人騎上摩托就變了,不懂、也不樂于守規矩。
在他看來,現有的駕校駕駛培訓體系和實際脫節,安全教育、實用技能都不夠,即便能拿到證上路,仍缺少必要的騎行技能和素質。
這幾年來,深愛摩托車的豆子看到了不少身邊血淋淋的事故案例,他決心擱置摩托車資深媒體人的身份,專職做駕駛培訓,希望學員成為道路上的高素質交通參與者。五年來,他明顯感覺到愿意學車,想要安全駕駛的人越來越多,報名人數逐年翻倍增長。
固然現實里的引力過于沉重,但努力逐漸有了效果。在過去的一年里,河北秦皇島交管部門在官微征集公眾意見,號召大家投票導論:是否要摩托解禁限行;黑龍江哈爾濱則出臺了摩托車的總量控制辦法,每年內放開300個摩托車新增指標……
除少數城市稍有調整,其他城市仍延續原來政策。不過,在張洪波看來,不少地方管理者也都認識到摩托車快速通行和便捷停車的好處。不過,仍擔心放開摩托車后,帶來的交通安全和炸街擾民問題。因此,摩托車手要提升文明素質,以便讓公眾能正確認識和包容接納摩托車,未來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
在不少投資人和電影人眼里,拍摩托車就要有愛情故事,就要有飆車;因此,難說主角究竟是人還是車?飆車情節雖然流量好,但對摩托車的路人緣并不友好。相比標準的賽車電影,《四海》更像是摩托車手主題的情感故事片,但在圈內看來,業已十分難得。
在職業摩托車媒體人夏萌看來,韓寒對摩托車是真愛。他對《財經》記者分析了電影里的一段情節,即演員劉昊然和陳小春的山路飆車戲背后的意味——告誡愛在上路“飆”車的民間車手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賽道才是騎士真正應該追求速度的地方。這絕對算韓寒為國內摩托車文化發展作出的貢獻。
“我知道你都沒聽清,風劃過有你體溫的衣領。我知道你都能聽清,未知啊請晚些降臨。”就像主題曲中唱的那樣,摩托車,這場無法離地的飛行,如今有了進入大眾視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