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摩托迷整理出自己入坑以來的開銷,1萬左右已算最低花費,后續的裝備改裝則是無底洞,燒錢無上限。
(IC photo / 圖)
過去的兩年里,從專業女騎手痞幼在短視頻平臺一夜爆紅,到職業賽車手王一博比賽中“驚天一摔”沖上熱搜,曾銷聲匿跡一段時間的摩托車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對于圈外人來說,這股摩托熱總是使人聯想起當年引發不小爭議的“鬼火少年”。
一個聽起來炫酷如男團名的稱號,卻與交通事故鎖死,頻繁登上社會新聞,甚至衍生出“鬼火一響,爹媽白養”的段子。之后,隨著整頓漸嚴,頂著夜色飛馳在馬路上的七彩身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如今,鐵騎大軍重返互聯網,只不過這次看起來更專業、更精致、更高大上。主角不再是那些把炫光車頭擺弄成各種反重力姿勢的精神小伙,而是正兒八經玩車的年輕騎手。
所以,年輕人怎么又愛上了玩摩托?
年輕人的硬核玩具
復活的夕陽產業
2019年,摩托車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夕陽產業”。
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我國摩托車產銷數量于2018年達到近年來最低點,相較10年前下滑43%,從業者幾乎為這個行業“判了死刑”。
然而,一年后的疫情時代,一場機車熱在年輕群體中迅速蔓延,甚至引發產業變局,摩托車市場開始回暖。2021年,我國摩托車產銷量分別為2019.52萬輛和2019.48萬輛,達到近年來的最好水平。
公安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國內摩托車新注冊登記1005萬輛,比2020年增加179萬輛。2022年第一季度,國內摩托車新注冊登記271萬輛,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33.5%。
這當然不是幾幫鬼火少年能帶起來的熱度,那么這屆“拯救一個產業”的摩托迷都是誰?
百度數據顯示,關注關鍵詞“摩托車”的人群中,20歲至39歲的群體占比超七成。性別方面,一直以來與機甲共同作為“男人的浪漫”代表物件的機車,自然以男性受眾為主,無論是百度、抖音,還是女性用戶為主的小紅書,關注摩托車的用戶中男性占比皆在七成左右。
當男性正在為刻在DNA里的機械情結買單時,另一個群體——機車女孩們默默進入賽道。各平臺關注摩托車的群體中,女性的占比正不斷上升,并成為推動這一小眾興趣實現破圈的主力。
相較于傳統騎手們對速度與激情的單純熱愛,這屆新騎手們更傾向于將摩托車視作表達生活態度與自我個性的符號,并創造出各種新興騎行文化。
光是作為代步工具受到青睞,也不至于在互聯網上掀起如此熱度。事實上,如今的摩托車不僅作為代步工具,更是變身成為年輕人的“硬核玩具”,打開了休閑娛樂的場景。
背景之一是市場的升級,當前的中國摩托車市場,正在由“工具車市場”向“玩具車市場轉型”。從車型和排量方面來看,性能強顏值高的跨騎車,以及以休閑娛樂功能為主的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增速明顯,并帶動摩托車市場持續擴容。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摩托車銷量達2019.48萬輛,其中跨騎車占比45.1%,是銷量最高的車型。250cc排量以上摩托車累計銷售33.3萬輛,同比增長65.8%。另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全國上市的250cc排量以上新款摩托至少有上百款,推新速度是3年前的數倍。
價格下降也是當前摩托車消費的趨勢之一。摩托車平臺“摩托范”APP顯示,1萬以下是摩托車型最多的價格區間,共有1056款車型,且幾乎涵蓋所有品類。
如今,推動小眾興趣走向大眾的關鍵力量離不開短視頻與社交媒體。截至5月24日,抖音話題 #摩托車 下的視頻總播放量達到459.5億,女騎手痞幼的抖音粉絲數高達2632.7萬,她最熱門的一條騎行視頻共獲贊141.6萬。
要看硬核機車與精致生活的完美結合,還得去小紅書找。小紅書上,話題 #摩托車 已有1.21億瀏覽量,7.55萬參與者。每張美如電影截圖的照片都讓人對機車生活產生無限遐想。
此外,還有政策、影視作品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當年玩轉某拍某影等早期短視頻平臺的鬼火少年們應該想不到,摩托車今日竟以如此高大上的樣貌重新點燃互聯網。
(IC photo / 圖)
令人又恨又愛的機車圈
年輕人愛的硬核玩法,要么費錢,要么費命,要么費錢又費命,摩托就是費錢又費命的那個。
老話說得好:釣魚窮三年,文玩毀一生,摩托不能碰,攝影是個坑。雖然玩兩個輪子的花費遠不及玩四個輪子的,但怎么說也是和知名燒錢大坑齊名的休閑活動,吞金能力只強不弱。
在摩托范和小紅書上,有不少摩托迷整理出自己入坑以來的開銷,1萬左右已算最低花費,后續的裝備改裝則是無底洞,燒錢無上限。
摩托小白入門,除了砸錢外,還得受一波套路洗禮。
每個圈都有老手挖下的無數坑,摩托圈不例外。從慫恿新人入坑的驚天謊言“騎摩托,很省錢”,到自己都不信的剁手宣言“這車買了再也不換了”;從call人出門必備謊話“騎車去,有妹子”,到跑山途中也要互相挖的坑“休閑騎,不超車”“我就拐彎,不壓彎”“我知道一條近路”;最后是每年都畫,每年都實現不了的大餅“明年摩旅新疆西藏”。
沒中過套路的騎手不是成熟的騎手,玩個摩托玩成了掃雷卻仍然樂此不疲,這可能就是摩托佬的樂趣之一。
然而,并非每個人砸完錢踩完坑就能盡情享受速度與激情。社交平臺上,一批“純純大冤種”騎手正用自己費命換來的經歷勸誡入坑邊緣徘徊的小白們:快跑!
作為知名“肉包鐵”載具,最受關注的自然是安全問題。
曾有機車圈金句:當騎士低頭的那一刻,什么車也追不上。人間真實的網友們補上最后一句:當騎士倒下的那一刻,什么醫院也救不了。
如果騎手日常分享里頻繁出現的“救護車內部實拍圖”都無法阻擋你入坑的步伐,那恭喜,后面還有一籮筐勸退因素在排隊。比如是否有體型硬傷,盜竊問題,不低的入坑門檻,以及日曬風吹下的真實暴擊:會變丑。
(IC photo / 圖)
當然,對于“控制不住靈魂對自由的渴望”的年輕人來說,這點小問題又算得了什么呢。
翻閱知乎有關“為什么喜歡摩托車”相關問題的討論,我們可以總結出摩托車重新受到年輕人喜愛的幾點原因。
首先是基本的代步屬性。面對擁堵的交通,緊張的停車位,以及雞肋的電動車和共享單車,城市人終于感受到了騎著小車自由穿梭的美好。
既然是作為休閑玩具重回大眾視野,摩托車日益突出的娛樂屬性不可忽視。對于這屆年輕騎手來說,摩托車就是浪漫主義與冒險精神的化身,無論是扎根心底已久的飛馳夢,還是對枯燥生活的逃離,總有一種理由使人為其狂熱。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和江湖,社交屬性也是各類硬核娛樂項目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年輕摩托消費者的首要考慮因素。畢竟,套路來套路去是摩托佬的日常樂趣,而一個來自陌生騎手豎起的大拇指總能令人滿血復活。
摩托圈有這樣一句話:四輪承載軀體,兩輪承載靈魂。
這句話來自摩托車手艾倫·甘士達,引發了一眾摩托愛好者的共鳴,雖然后來經過網友神改編已經大大消減了宿命味兒:一輪承載雜技,三輪承載快遞,或者太君。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愿意了解和接受曾經“惡名昭彰”的摩托車。屏幕里疾馳公路的不羈身影,刺激著年輕人將靈魂依附于這份狂野的欲望,紛紛爭做新一代機車男孩女孩。
畢竟被摩托車磨疼屁股,總是比在辦公室坐扁屁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