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摩托車數量迅猛增長,管理壓力也“拋”給了社會。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闖禁行、“炸街”……被騎友們稱為“摩托車友好城市”的北京,正面臨著管理挑戰。迅猛增長的摩托車究竟路在何方?
駕校學員近一半學摩托
每周三、四、五的20時至24時,東方時尚駕校摩托車訓練場上都會迎來“夜班學員”,趁著下班時間、天又涼快,抓緊練車。他們中既有通勤“剛需”的,也有出于興趣想玩車的。如今的摩托車訓練場,已不再是外賣騎手的“天下”。
“我跟姐妹一起報名的,周末常陪朋友去郊區騎車,漸漸產生興趣,也想買一臺摩托。”北京公交駕校訓練場上,年輕學員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通勤開小汽車,買了摩托可以限行時騎,“關鍵是,女生騎摩托車多帥啊!”據公交駕校統計,2017年起,該校摩托車學駕人員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目前男女學員比例已達到1比1,甚至有女學員數量超越男學員的趨勢。
記者從市交通委駕駛員培訓管理處獲悉,2020年、2021年,全市報名學習摩托車駕駛的人數分別為16.5萬人、19.6萬人,占當年全市報名學駕總人數的37.6%和38.3%。今年截至8月8日,報名學習摩托車駕駛的人數已達15萬人,占總人數的46%。
在盛華機動車檢測場,記者看到,臨近中午時分,依然有30多輛嶄新的摩托車排隊等待驗車上牌。“今天算人少的,多的時候整條通道都是滿的。”檢測人員說。
郊區戶口可上牌催生新“背戶”族
記者了解到,各地騎友們常評價北京是“摩托車友好城市”的代表。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是因為北京盡管對摩托車執行區域禁行、城六區“總量控制”政策,但并未像許多大城市一樣全面“禁摩”。除城六區外,郊區戶口可以上摩托車京B號牌。
然而,這種“友好”卻被許多人鉆了空子。在王四營橋附近一家摩托車車行,工作人員得知記者沒有郊區戶口后,提出兩個方案:一是找有郊區戶口的朋友“背戶”,二是花點手續費上“公戶”。“如果不是關系特好,人家一般不愿意擔責任。上‘公戶’也就一千多塊,看你選什么排量的車、需不需要交購置稅。”對方透露,現在查得越來越嚴,目前他們注冊一個公司,一般給兩臺摩托車上牌,上完牌就把公司注銷,沒什么成本。
這種亂象,讓管理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也令家住四五環但戶口在城六區的居民感到不公。在人民網政府留言板上,有市民提出,海淀、朝陽覆蓋范圍超過四環、五環,如果兩區居民只在四環外騎車,并不違反禁行規定,但因為不屬于郊區,還是不能申請京B號牌。
而且,無論是“公戶”還是“私戶”,當下,大批摩托車躲著交警、電子眼闖禁行,進入四環內道路行駛,城六區摩托車總量控制政策面臨失控風險。
要避免摩托車膨脹成為主導交通方式
面對摩托車迅猛增長帶來的管理壓力,北京究竟該如何管理?摩托車安全駕駛培訓講師段志國表示,他近期從各大摩托車群了解到,北京加強摩托車非現場執法,增加了一大批電子眼,“這樣很有效,只要罰到心疼,違法現象會改善很多。如果在城區內,根本沒有違法空間。”他還拿深圳舉例,“無故占用應急車道罰款三千元,你還敢不敢走?”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則認為,城區摩托車總量管理的意義,在于要避免摩托車膨脹成為主導交通方式。“摩托車上路靈活、速度快,如不加管理,會吸引非常多的市民選擇摩托車出行。對于超大城市來說,交通擁堵未見緩解,還新增巨大的交通安全風險,與北京大力發展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的理念也是相悖的。”
“應先控制住增量,再解決存量市場,通過置換津貼、提高年審成本、額外征收污染費等措施,加快舊車淘汰。”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部門主任劉岱宗指出,在管控摩托車的同時,也要警惕電動自行車“摩托化”,對重量、最高限速嚴格控制。